首页

艾丝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21:27:20 作者:广东多地暴雨、大暴雨 浏览量:89539

  中新网陕西宝鸡12月10日电 (记者 阿琳娜)记者10日从宝鸡下站遗址联合考古队获悉,2024年考古人员在下站遗址共清理各类祭祀坑9座,更多关于秦汉时期国家祭祀礼仪文化的细节被揭开,也证明了下站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秦汉时期性质最为明确、延续时间最长、保存最为完整的国家祭天遗存。

图为下站遗址全景。宝鸡下站遗址联合考古队供图

  祭祀活动作为王朝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对天地神灵的崇敬与国泰民安和政权长久的期盼。秦汉时期的“畤祭”见证帝国的祭祀与政治演变。从秦襄公立西畤,到汉刘邦增设北畤,形成了“雍五畤”。汉武帝时期,“雍五畤”的地位被甘泉泰畤取代,直至西汉末年被废。

图为长条形祭祀坑。宝鸡下站遗址联合考古队供图

  2024年,考古人员在下站遗址共清理各类祭祀坑9座,全部为长条形动物牺牲坑,坑内填土及坑底皆未见器物出土。这些祭祀坑依据形制不同可分为两种。其中一种为平行排列的南北向窄长条形,主要埋藏牺牲为牛和羊,牛皆头向北,排列紧密,摆放较有序,在下站遗址历年发掘中较常见。

  另一种为宽长条形,主要埋藏牺牲为马,马无固定头向及姿势,摆放较乱,为下站遗址首次发现。结合下站遗址2020年至2023年三次发掘所清理的各类长方形动物牺牲坑、长方形车马坑及洞室祭祀坑的形制与年代,可以大致勾勒出下站遗址从春秋中期至西汉晚期,不同时期祭祀坑的年代序列。

图为“密”字陶文陶片。宝鸡下站遗址联合考古队供图

  下站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、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副院长游富祥介绍,这一序列揭示了先秦祭祀文化在长达数个世纪中的连续性与发展,展现了这项祭祀活动是如何从诸侯习俗逐渐演变为国家仪式。这种连续性不仅体现了文化传统的稳定性,也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的持久影响。

  游富祥表示,随着对下站遗址的深入挖掘,密畤的历史延续性也逐渐被梳理清晰。密畤从公元前672年建立到西汉末年被废,前后延续使用时间长达600余年。下站遗址结构布局也颇具特色,各类祭祀坑围绕中心建筑区呈规律性分布,年代相近、类型相同的祭祀坑之间无叠压、打破关系,表明国家对畤的结构形制有严谨规划。尽管“雍五畤”在汉末被废止,但其内容却为南郊天坛祭祀所吸收,成为后来中国传统天坛祭祀的一部分,影响深远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世界最大跨度时速350公里独塔混凝土斜拉桥主塔封顶

当日,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、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,围绕“以‘人社工作进园区’为抓手、深化‘三个年’活动、推动高质量发展”主题,介绍有关情况。

虚增收入47.22亿!上实发展涉多项违法被重罚

从2016年就已启动水资源费改税试点的河北、北京、天津等10个省份来看,改革对居民水价的影响也都不大。一位河北居民说:“我知道我们河北是从2016年开始试点水资源税的,水费还跟以前差不多,没有什么变化。”

广西面向大湾区开展现代农业招商 签约超110亿元

澳门3月1日电 澳门特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3月1日公布,随着本地经济活动及服务出口有序复常,2023年本地生产总值录得实质增长80.5%,已恢复至2019年逾八成水平,其主要动力来自旅游服务出口。

陕北黄土高原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紫斑牡丹

在被问及中国周边外交和南海问题时,娄勤俭回应称,中国始终将周边置于中国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。中方将继续坚定维护自身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,同时愿同有关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妥处有关问题,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宁。

国际学术期刊《太空生存研究》在重庆创刊

当地时间12月7日下午,韩国国会举行全体会议就总统尹锡悦弹劾案进行投票表决。弹劾案投票进行前,韩国执政党部分议员陆续退场,抵制尹锡悦总统弹劾案。现场民众大喊 “请回去!请投票!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